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筇的意思,筇的读音和用法

旅游知识2025年04月26日 08:25:200admin

筇的意思,筇的读音和用法筇(qióng)是一个汉语单字,属于较为生僻的用字。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解析"筇"字的含义、读音、历史渊源及实际应用场景,帮助你们深入理解这个独特汉字的文化内涵。主要内容包括:字义解析与读音;历史

筇是什么意思

筇的意思,筇的读音和用法

筇(qióng)是一个汉语单字,属于较为生僻的用字。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解析"筇"字的含义、读音、历史渊源及实际应用场景,帮助你们深入理解这个独特汉字的文化内涵。主要内容包括:字义解析与读音历史渊源与文献记载实际应用与文学作品相关词语与成语常见问题解答


一、字义解析与读音

"筇"字读作qióng(音同"穷"),是现代汉语中的二级字。根据《说文解字》记载,筇本义指一种特定种类的竹子,即"筇竹"。这种竹子主要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特点是竹节膨大,质地坚韧,古时常被用来制作手杖或工艺品。

在汉字结构中,"筇"属于形声字,上部为"竹"字头(⺮),表示与竹子相关;下部是"邛",既表音又暗指产地(古代邛都国,今四川邛崃一带)。值得注意的是,"筇"与"邛"虽读音相同但含义完全不同,使用时需注意区分。


二、历史渊源与文献记载

关于筇竹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就有"邛都国出筇竹"的记录,说明至少在两千多年前,这种特殊竹子就已为中原所知。唐代《酉阳杂俎》更详细描述了筇竹的特性:"节高实中,状如人胫,可为杖。"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筇竹杖"曾是重要贸易商品。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曾在大夏国(今阿富汗一带)见到来自蜀地的筇竹杖和蜀布,这成为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中亚存在贸易往来的重要证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筇竹的药用价值,称其"主治消渴,利小便"。


三、实际应用与文学作品

在古代生活中,筇竹最主要的用途是制作手杖,称为"筇杖"。由于质轻而坚韧,特别适合长者使用。宋代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中多次提到筇杖,如"九节筇边秋色好,满山红叶白云飞",展现了文人雅士对筇杖的青睐。

在书画艺术中,"筇竹"因其独特的形态常被视为高雅题材。元代画家吴镇、明代文徵明等都有以筇竹为题的画作传世。清代郑板桥更在题画诗中写道:"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其中所指很可能就是节间明显的筇竹。


四、相关词语与成语

1. 筇杖:用筇竹制作的手杖,古代文人雅士的常见随身物品。
2. 筇竹:特指产于西南地区的竹子品种,学名Qiongzhuea tumidinoda。
3. 九节筇:指品相完好的筇竹杖,因竹节明显而得名,被视为上品。
4. 筇屐:筇杖与木屐的合称,代指隐士或文人的行装。
5. 瘦筇:诗词中形容细长的筇杖,常带萧瑟意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筇"字本身未形成固定成语,但在古典诗词中常与其他意象组合,如"筇杖藜床"表示隐逸生活,"筇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