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桃源机场?桃源机场名称由来与历史渊源
为什么叫桃源机场?桃源机场名称由来与历史渊源台湾桃园国际机场(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作为台湾省最重要的航空枢纽,其名称"桃源"二字常引发公众好奇。我们这篇文章将深入解析桃源机场命名
为什么叫桃源机场?桃源机场名称由来与历史渊源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作为台湾省最重要的航空枢纽,其名称"桃源"二字常引发公众好奇。我们这篇文章将深入解析桃源机场命名的地理渊源、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完整呈现这一名称背后的故事与象征意义。
一、地理命名依据:所在地行政区划
桃源机场的命名直接源自其地理位置——桃园市大园区。作为机场主体所在的市级行政区,"桃园"这一地名可追溯至清雍正年间:
1. 开垦历史:1723年福建漳州移民在此开垦时,因当地遍植桃树而称"桃仔园"
2. 官方定名: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官方文献正式记载为"桃园"
3. 行政沿革:1950年台湾省政府调整行政区域,确立"桃园县"建制,2014年升格为直辖市
值得注意的是,机场实际坐落于桃园市西南部的大园乡(2014年后改为大园区),但因"桃园"作为市级名称更具辨识度,故采用"桃园国际机场"作为正式名称。
二、历史建设背景:时代工程与命名决策
机场命名与建设背景密切相关,其历史沿革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兴建背景(1970年代)
• 原台北松山机场无法满足国际航运需求
• 1971年行政院核定"桃园国际机场兴建计划"
• 选址考量:桃园台地地质稳定、腹地广阔
2. 命名过程
• 工程初期暂称"中正国际机场"(1979年启用)
• 2006年陈水扁政府更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
• 更名原因:符合国际机场以城市命名的惯例
3. 两岸差异
• 大陆民航系统仍沿用"IATA代码TPE"的旧称
• 台湾地区官方文件使用现行名称
三、文化意象解读:"桃源"的象征意义
"桃源"二字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特殊意境,其命名暗含多重文化隐喻:
1. 文学典故
• 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意象
• 象征台湾作为海岛的地理隔离特性
• 隐喻航空旅行带来的时空转换体验
2. 本土意识
• 2006年更名被视为"去中国化"政策一环
• 强化"桃园"作为在地身份的识别符号
• 与松山机场(台北)、小港机场(高雄)形成命名体系
3. 旅游形象
• "桃源"赋予机场诗意化的品牌联想
• 契合台湾观光推广的"宝岛"意象
• 国际旅客可通过名称直观联想台湾特色
四、国际机场命名通则对比
通过比较全球主要机场命名方式,可见桃源机场命名的典型特征:
命名类型 | 比例 | 代表案例 | 桃源机场符合度 |
---|---|---|---|
所在城市 | 68% | 北京首都机场 | √ |
地理特征 | 15% | 深圳宝安机场 | √(大园区位) |
人物纪念 | 12% | 纽约肯尼迪机场 | × |
功能描述 | 5% | 上海浦东国际 | √ |
五、常见问题解答
Q:桃源机场和桃花源有什么关系?
A:虽同有"桃"字,但"桃源"为行政地名直用。文学联想属次要因素,主要仍为地理标识功能。
Q:为什么大陆仍称中正机场?
A:因两岸政治立场差异,大陆官方沿用1979-2006间的旧称,但国际航空组织已更新为TPE-Taoyuan。
Q:机场代码TPE为何与现名不符?
A:IATA代码具延续性,TPE(Taipei)反映机场最初作为台北辅助机场的定位,更名后未调整代码。
透过以上分析可见,"桃源机场"名称既是地理标识的实用选择,也承载着历史变迁与文化想象。作为台湾面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其名称已形成独特的品牌价值与国际识别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