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知识文章正文

布达拉宫是哪里的,布达拉宫的历史背景

旅游知识2025年04月16日 13:29:070admin

布达拉宫是哪里的,布达拉宫的历史背景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海拔3700米)、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布达拉宫不仅是西藏的地标性建筑,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

布达拉宫是哪里的

布达拉宫是哪里的,布达拉宫的历史背景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海拔3700米)、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布达拉宫不仅是西藏的地标性建筑,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解析布达拉宫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及文化价值,内容涵盖:地理位置详解1300年历史沿革建筑结构奥秘宗教文化地位旅游参观指南保护现状与挑战;7. 常见问题解答


一、地理位置详解

布达拉宫具体位于东经91°07′,北纬29°39′,矗立在拉萨河谷中心突出的玛布日山(红山)之巅,与药王山相对而立。从地理学角度看,这座宫殿建筑群占据着拉萨古城的制高点,墙体与山体完美融合,形成"屋即是山,山即是屋"的奇观。

从现代交通来看,游客可乘飞机抵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后,沿拉萨河南岸的机场高速行驶约60公里即可到达。在拉萨老城区,布达拉宫与八廓街、大昭寺构成"黄金三角",步行距离均在3公里范围内,这种空间布局深刻反映了西藏宗教与政治中心的历史演变过程。


二、1300年历史沿革

布达拉宫的建造史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据《西藏王统记》记载,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松赞干布于公元631年始建红宫。初代建筑群包含999间宫室,后因雷击和战火损毁,仅存法王洞和帕巴拉康两处遗迹。

现代所见的主体建筑源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1645年)。在白宫基础上,第司·桑结嘉措历时48年扩建红宫,形成今日规模。1959年后,中央政府先后拨款7亿元进行系统性修缮,2002年启动的二期维修工程更采用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结合的方式,确保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三、建筑结构奥秘

整个建筑群由白宫(政务区)、红宫(宗教区)及附属建筑组成,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墙采用白玛草墙体、阿嘎土地面等传统工艺,主体为土木石结构,墙基深入岩层达5米,具有8级抗震能力。

建筑内部包含8座灵塔殿、5座金顶,珍藏有8座达赖喇嘛灵塔,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灵塔高14.85米,耗用黄金3721公斤。通风系统设计尤为精妙,通过墙体内置的通风井实现"冬暖夏凉",这种智慧至今仍令建筑学家惊叹。


四、宗教文化地位

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布达拉宫现存珍贵文物10万余件,包括:

  • 贝叶经:现存最早的梵文贝叶经《八千颂般若经》
  • 唐卡:明清时期彩绘唐卡近万幅
  • 金印:乾隆皇帝赐予八世达赖的金印

宫中供奉的檀香木天然形成观音像(梵语称"帕巴·洛格夏然")被视为镇宫之宝,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的"降神节",信徒会在此举行盛大宗教仪式。


五、旅游参观指南

参观需注意:

项目详情
开放时间旺季(5-10月)9:00-16:00;淡季(11-4月)9:30-15:30
门票政策旺季200元,淡季100元(需提前1天预约)
参观路线东大门进→珍宝馆→白宫→红宫→出口(全程约2.5小时)

建议早晨参观以避开人流高峰,注意宫内禁止拍照、需脱帽、顺时针行走等礼仪。高原地区需备好防晒用品和氧气瓶,参观时缓步慢行。


六、保护现状与挑战

当前面临的主要保护难题包括:

  1. 游客压力:年接待量超150万人次,二氧化碳加速壁画氧化
  2. 地质风险:山体滑动监测显示每年有0.5-1cm位移
  3. 材料老化:阿嘎土屋面每5年需更换一次

文物保护专家正采用无人机航测、3D建模等数字化手段建立监测系统,同时控制每日参观人数在5000人以内。2018年启动的"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通过恒温恒湿展柜保护重点文物,成效显著。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布达拉宫为什么建在山上?

选址玛布日山兼具防御、宗教和工程考量:① 高地势便于防守;② 佛教认为高处更接近天神;③ 山体岩石结构为建筑提供天然地基。现代测量显示,建筑重心与山体重心重合,这种精确计算至今成谜。

宫墙红色和白色有何含义?

白色墙面象征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白宫为政务区),红色代表智慧(红宫为宗教区)。涂料中添加牛奶、白糖等原料,既防腐又体现宗教供养。每年藏历九月,信众会自愿参与"泼墙"仪式维护外观。

宫内珍宝如何保存至今?

得益于:① 干燥高原气候;② 传统熏香防虫;③ 严格的保管制度。1959年后,中央政府组织专家对文物进行科学分类,采用无酸材料包装,并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标签: 布达拉宫位置拉萨旅游世界文化遗产

无趣啦-旅游知识分享与目的地推荐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苏ICP备18027749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