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以什么命名?揭秘台风命名背后的科学和规则台风是一种强大的热带气旋,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你是否曾经好奇过,台风的名字是如何来的?为什么每个台风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我们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台风命名的科学依据和规则,帮助你们更好...
上次台风叫什么名字,台风名称的命名规则
上次台风叫什么名字,台风名称的命名规则台风作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命名一直备受关注。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最近一次台风的名称及其背景信息,并深入解析台风命名的国际规则、名称来源、轮换机制等关键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最近一次台风名称及路径;
上次台风叫什么名字,台风名称的命名规则
台风作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命名一直备受关注。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最近一次台风的名称及其背景信息,并深入解析台风命名的国际规则、名称来源、轮换机制等关键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最近一次台风名称及路径;台风命名规则的国际体系;名称列表与贡献国家/地区;特殊名称的退役机制;台风名称的文化意义;常见问题解答。
一、最近一次台风名称及路径
根据中国气象局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0月),上一个影响我国的台风是第14号台风"小犬"(Koinu),名称由中国澳门提供,意为"小犬星座"。该台风于9月30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10月初影响台湾和福建沿海,最大风力达强台风级(14级)。
需要说明的是,台风名称具有时效性,建议通过中国气象局官网或日本气象厅(JMA)实时查询最新台风信息。太平洋地区每年平均生成约26个台风,命名按预置列表顺序循环使用。
二、台风命名规则的国际体系
目前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命名由世界气象组织(WMO)下属的台风委员会统一管理,该体系自2000年起实施,具有以下特点:
- 区域协作:14个成员国/地区各提供10个名称,组成140个名字的循环清单
- 命名原则:要求名称简短易读、无不当含义、非商业机构名称
- 轮换使用:按列表顺序循环使用,约6年完成一轮
例如2023年已生成的台风名称包括"玛娃"(马来西亚)、"古超"(柬埔寨)、"泰利"(菲律宾)等,均体现东南亚文化特色。
三、名称列表与贡献国家/地区
现行140个台风名称来源分布如下(部分示例):
贡献方 | 名称示例 | 文化含义 |
---|---|---|
中国 | 海葵、木兰、银杏 | 植物/传统文化符号 |
日本 | 天兔、鲸鱼、北斗 | 星座/天文现象 |
越南 | 桑卡、利奇马、夏浪 | 植物/鸟类 |
美国 | 洛克、马鞍、奥麦斯 | 男子名/山脉 |
每个名称均附英文拼写,如"杜苏芮"(Doksuri)、"卡努"(Khanun),方便国际协同防灾。
四、特殊名称的退役机制
当台风造成特别严重灾害时,其名称将被永久退役并由原提供方替补新名。近年退役案例包括:
- 海燕(2013年):造成菲律宾6000余人死亡
- 山竹(2018年):粤港澳损失超50亿美元
- 利奇马(2019年):中国直接经济损失515亿元
新替补名称需提前一年提交台风委员会审议,如"山竹"由"山陀儿"替代,"海燕"由"白鹿"替代。
五、台风名称的文化意义
台风名称体系体现了亚太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 中国元素:神话人物(悟空)、珍稀动物(熊猫)
- 日本特色
天文术语(天秤、北冕) - 东南亚风格:老挝"巴蓬"(动物)、泰国"玫瑰"(花卉)
这种命名方式既便于记忆,也成为跨文化传播的特殊载体。2023年新加入的韩国名称"Resili"(坚韧)更体现了现代价值导向。
六、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查询实时台风名称?
可通过中国中央气象台(www.nmc.cn)、日本气象厅(www.jma.go.jp)或香港天文台(www.hko.gov.hk)的台风实时路径发布系统查询。为什么有些台风名称很"温柔"?
为避免引发恐慌,WMO明确规定名称不得带有负面含义。如"彩虹"(中国香港)、"茉莉"(马来西亚)等名称均为中性或积极意象。同一个名称会重复使用吗?
除非被退役,名称将循环使用。例如"梅花"作为2004年、2011年和2022年台风名称共出现3次,但每次对应不同台风个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