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场的位置,舟山渔场为什么有名
舟山渔场的位置,舟山渔场为什么有名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也是世界闻名的渔业资源宝库。它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舟山群岛海域,地处长江、钱塘江和甬江三江入海口交汇处。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解析舟山渔场的具体位置、地理优势、渔业资源特点,并探讨
舟山渔场的位置,舟山渔场为什么有名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也是世界闻名的渔业资源宝库。它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舟山群岛海域,地处长江、钱塘江和甬江三江入海口交汇处。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解析舟山渔场的具体位置、地理优势、渔业资源特点,并探讨其成为“东海鱼仓”的关键原因。具体包括:地理位置与范围;自然条件优势;主要渔业资源;历史与产业地位;生态保护现状;旅行与参观建议;7. 常见问题解答。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舟山渔场的核心区域位于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之间,覆盖舟山群岛周边约5.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其边界东至东海大陆架边缘,西接杭州湾,南达象山港,北抵长江口外海。渔场中心距宁波市区约80公里,距上海市区约150公里,通过舟山跨海大桥与大陆相连,交通便利。
该区域包含1390个大小岛屿(占全国岛屿总数的20%),其中舟山本岛面积502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四大岛。著名的沈家门渔港(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之一)便位于舟山本岛东南端,是渔场作业的重要枢纽。
二、自然条件优势
舟山渔场形成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水文环境:
- 洋流交汇:台湾暖流与沿岸冷水团在此交汇,形成天然的“海洋锋面”,吸引大量洄游鱼类聚集;
- 营养盐丰富: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每年携带4.7亿吨泥沙入海,带来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盐;
- 海底地形:大陆架平缓(平均水深50米),阳光可穿透至海底,促进浮游生物繁殖;
- 水温适宜:年均水温17-19℃,适合多种经济鱼类生长繁殖。
三、主要渔业资源
舟山渔场已发现鱼类317种、虾类33种、蟹类55种、贝类131种,其中四大经济鱼类尤为著名:
鱼类 | 旺季 | 年产量(万吨) |
---|---|---|
带鱼 | 11月-次年2月 | 12-15 |
小黄鱼 | 4-6月 | 8-10 |
大黄鱼 | 5-8月 | 1-2(野生) |
乌贼 | 5-9月 | 6-8 |
此外,梭子蟹、鲳鱼、海鳗等也占重要地位。近年来养殖业快速发展,贻贝(年产量16万吨)、对虾等成为新增长点。
四、历史与产业地位
舟山渔场自唐宋时期便已开发,明代有“沈家门市舶司”记载。1950年代产量达全国10%,目前仍贡献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的45%。2022年数据显示:
- 年渔获量约120万吨;
- 直接从业渔民8.6万人;
- 渔业经济总产值超600亿元;
- 水产品出口额占全国8%。
国家在此设立“舟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并于2021年建立我国首个远洋渔业基地。
五、生态保护现状
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舟山渔场曾面临资源衰退。近年采取多项保护措施:
- 禁渔期制度:每年5月1日-9月16日全面休渔;
- 增殖放流:年均投放大黄鱼等苗种5亿尾以上;
- 生态修复:建设人工鱼礁区28处,总面积180平方公里;
- 限制作业:淘汰双船拖网等破坏性渔具。
2020年后监测显示,小黄鱼等种群数量已回升30%以上。
六、旅行与参观建议
若想实地了解舟山渔场,推荐以下体验:
- 沈家门渔港:每日傍晚渔船归港时的海鲜拍卖场景;
- 中国渔村博物馆(朱家尖):展示传统捕捞工具和渔业文化;
- 东极岛:体验海钓(最佳季节5-10月);
- 海鲜美食:10月“舟山海鲜节”可品尝最新鲜的野生大黄鱼。
建议避开7-9月台风季,春秋季气候最适宜参观。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舟山渔场和秘鲁渔场有何不同?
秘鲁渔场属于上升流渔场(冷水上涌带来营养盐),以鳀鱼为主;舟山渔场属沿岸渔场,生物多样性更高,适合多种鱼类栖息。
现在还能吃到野生大黄鱼吗?
野生大黄鱼因过度捕捞已极度稀缺(年产量不足鼎盛时期的1%),市场上所谓“野生”多为深水养殖。正宗野生大黄鱼价格可达万元/斤。
舟山带鱼为什么特别好吃?
因生长于高盐度海水(28-34‰),肌肉组织更紧密,脂肪含量适中。建议选择眼睛清澈、鱼鳞闪亮的“钓带”(非网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