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海洋资源:丰富多样的海产品一览日本,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岛国,其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令人惊叹。从北海道的寒带到冲绳的亚热带,日本的海域孕育了无数珍贵的海产品。我们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日本的海洋资源,介绍各种知名海产品,并分析其背后的海洋产...
九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九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后来演变为对中华大地的泛称。现代语境下,"九州"所指的地理范围存在多种解读,既包含历史行政区划的变迁,也涉及文化象征意义。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九州概
九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后来演变为对中华大地的泛称。现代语境下,"九州"所指的地理范围存在多种解读,既包含历史行政区划的变迁,也涉及文化象征意义。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九州概念的演变历程及其对应的现代地理位置,主要内容包括:《尚书·禹贡》记载的原始九州划分;汉代至明清的行政区划演变;现代地理对应范围解析;九州的文化象征意义;相关考古发现佐证;常见误解辨析。
一、《尚书·禹贡》记载的原始九州划分
最早系统记载九州划分的文献是《尚书·禹贡》,相传为大禹治水后划分的行政区划。根据该文献记载,原始九州及其对应的现代地理范围如下:
- 冀州:今河北、山西两省大部及河南北部,黄河以北地区
- 兖州:今山东西部及河南东北部
- 青州:今山东半岛及胶东地区
- 徐州:今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及山东南部
- 扬州:今淮河以南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 荆州:今湖北、湖南全境及河南南部
- 豫州:今河南中部及湖北北部
- 梁州:今陕西、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北部
- 雍州:今陕西北部、甘肃及青海东部
值得注意的是,《周礼·职方》和《吕氏春秋》等古籍对九州的划分略有差异,但核心区域基本一致。
二、汉代至明清的行政区划演变
汉代开始,九州从地理概念逐渐转化为实际行政区划名称:
1. 两汉时期:汉武帝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直接采用九州名称的有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等七州,梁州改称益州,雍州改称凉州。
2. 三国至魏晋:出现"九州"与"十二州"并行的现象,邺城(今河北临漳)出土的曹魏时期文物中可见完整九州铭文。
3. 唐代:设立道制,但文人仍习惯以九州指代全国,李白"九州道路无豺虎"即典型用例。
4. 明清时期:山东、河南等地保留有兖州府、青州府等地名,但作为行政体系的九州制度已完全被省府州县制取代。
三、现代地理对应范围解析
根据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考证,九州对应的现代省级行政区划如下:
古九州 | 现代省级区划 |
---|---|
冀州 | 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及辽宁西部 |
兖州 | 山东菏泽、聊城及河南安阳东部 |
青州 | 山东潍坊、淄博、青岛等地 |
徐州 | 江苏徐州、宿迁及安徽淮北 |
扬州 | 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等 |
荆州 | 湖北、湖南全境及重庆东部 |
豫州 | 河南中南部及安徽西北部 |
梁州 | 四川、重庆及陕西汉中 |
雍州 | 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东部 |
现代山东省济宁市仍保留有兖州区,江苏省徐州市为古徐州治所所在地。
四、九州的文化象征意义
九州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超越地理概念的深刻内涵:
1. 国家代称:自《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开始,九州成为中国的诗意表达,陆游"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即此用法。
2. 文学意象:屈原《楚辞》中"思九州之博大兮",李白"九州生气恃风雷"等均将其作为文化共同体象征。
3. 民族认同:明清时期"九州"常与"华夏""神州"并用,形成稳固的文化地理概念。
五、相关考古发现佐证
近年考古发现为九州地理范围提供了实物证据:
1. 秦代封泥:西安出土的秦代"豫州太守"封泥证明秦代仍沿用九州官制。
2. 汉代简牍:居延汉简中出现"青州刺史部"行政记录。
3. 唐代墓志:洛阳出土的唐代墓志常见"扬州大都督府"等职官称谓。
六、常见误解辨析
问题1:九州是否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
禹贡九州最北至幽州(今北京一带),不包括东北地区。但《尔雅·释地》将东北纳入"东北夷"范畴,后世随着疆域扩展,九州概念也有所延伸。
问题2:为什么有些古籍记载的州名不同?
《周礼》记载有幽州、并州而无梁州、徐州,《吕氏春秋》增加幽州删去梁州,这些差异反映不同时期的地理认知和行政区划调整。
问题3:现代哪些城市保留古九州名称?
除山东兖州、江苏徐州外,河北保定古称幽州(属冀州),湖北荆州为古荆州治所,甘肃雍州城遗址现存部分城墙。
七、延伸阅读建议
1.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原始社会至战国时期)
2.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九州沿革章节
3. 《禹贡》学会1934年创刊的《禹贡半月刊》系列论文